生命科学研究

研究论文

  • GST-H2AX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融合蛋白的纯化

    张亮;黄雷;廖晓东;

    H2AX属组蛋白H2A家族成员,其磷酸化是细胞对DNA损伤做出反应的早期事件之一,在启动DNA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了GST-H2AX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DE3后经IPTG诱导和GST(Glutathione S-transferase)磁珠纯化获得GST-H2AX融合蛋白.进一步利用GST和H2AX抗体对融合蛋白进行了验证.既建立了高效、稳定的GST蛋白纯化方法,也为进一步研究H2AX结构及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2013年06期 v.17;No.75 471-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同基因型非洲堇不同开花表型间DNA甲基化状态的MSAP分析

    孙永健;孙宁;张乃楠;陈小强;黄登禹;张磊;

    采用72对MSAP选择性扩增引物分别对16个经双酶切后的非洲堇DNA样品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其中49对引物组合扩增出的条带清晰、丰富且重复性好.通过对所扩增出的带形进行分析发现,有近1/4的DNA其甲基化状态存在差异,其中包括同一个体中茎段和叶片之间以及同基因型不同个体之间在CCGG位点上的甲基化差异.结果表明,同一个体中叶片的甲基化水平高于茎段;同基因型不同个体中通过茎段扦插方式繁殖的后代,保持了母本组织中DNA的甲基化状态,而通过叶片扦插繁殖的后代DNA甲基化状态发生了重建,且后代叶片组织中的甲基化水平总体呈略下降的趋势.

    2013年06期 v.17;No.75 476-480+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中华大蟾蜍TAGLN2 cDNA的克隆与其组织分布

    张珊珊;诸葛慧;张姝芳;季煜程;方恩浩;杨仙玉;

    为研究蟾蜍(Bufo)基原的中药材中的多肽类有效成分,开展从日本蟾蜍(B.japonicus formosus)皮肤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蛋白编码基因的工作.由于后续拓展蟾蜍药用价值的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实验材料,开始以中华大蟾蜍(B.gargarizans)皮肤第一链cDNA为模板,克隆其相关基因的工作.通过DNA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编码转胶蛋白-2(transgelin2,TAGLN2)的转录子(GenBank登录号为KF432856).该cDNA全长1 207 bp,其5′、3′端非翻译区域和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6 bp、597 bp和594 bp,编码由19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与日本蟾蜍的TAGLN2(GenBank登录号为AGQ03775.1)相比,仅一个氨基酸发生替换,与人的同源性为82%,与其他动物的同源性介于70%~75%.RT-PCR组织分布检测表明TAGLN2在所检测的中华大蟾蜍各器官中均有表达,在肺、肝和肾中表达量较多.这些研究结果为后续中华大蟾蜍TAGLN2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以及相关药物研发提供基础数据.

    2013年06期 v.17;No.75 481-485+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拟南芥F-box基因At3g16740的表达分析

    段桂芳;王利群;李新梅;赵福;罗俊;赵小英;刘选明;

    拟南芥At3g16740基因为F-box基因家族成员,其功能尚不清楚.通过连续和瞬时光照处理分析,发现蓝光、红光和远红光都诱导At3g16740基因的表达,其中远红光的诱导作用最明显.蓝光受体cry1、cry2,红光受体phyB或远红光受体phyA突变导致At3g16740基因表达的光诱导作用减弱或者消失,表明该基因为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At3g16740基因在拟南芥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发现其在拟南芥根、茎、叶、花和果荚中都有表达,花和果荚中的表达量最高,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植物花和/或果荚的发育.酵母双杂交分析发现,At3g16740蛋白通过F-box结构域与拟南芥ASK(arabidopsis-SKP1-like)家族成员ASK1、ASK2和ASK11相互作用,表明At3g16740是SCF(Skp、Cullin、F-box)复合物的成员.

    2013年06期 v.17;No.75 486-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硝酸盐胁迫对不同抗性菠菜抗氧化物酶活性和甾醇含量的影响

    龙娟;何小钊;李昆志;徐慧妮;

    以"大叶菠菜"和"超级菠菜"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浓度硝酸盐(NO3-)对两种菠菜品种种子萌发、幼苗膜脂过氧化、抗氧化物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甾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60 mmol/L NO3-显著抑制菠菜种子萌发,且"超级菠菜"的相对发芽率高于"大叶菠菜",说明"超级菠菜"的抗性高于"大叶菠菜".160 mmol/L NO3-胁迫处理菠菜幼苗发现MDA(malondialdehyde)和H2O2(hydrogen peroxide)含量在处理24、48 h时显著高于对照,且"大叶菠菜"中含量高于"超级菠菜";SOD(superoxide dismutase)、POD(perioxidase)和CAT(catalase)三种抗氧化物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且"超级菠菜"含量高于"大叶菠菜";两品种中豆甾醇和谷甾醇含量在NO3-胁迫处理48 h后升高,"超级菠菜"中豆甾醇/谷甾醇的比值与"大叶菠菜"相比变化较小.以上结果表明,"超级菠菜"的抗性高于"大叶菠菜"可能与其胁迫后具有较高的抗氧化物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甾醇含量有关.

    2013年06期 v.17;No.75 493-498+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中国蚌科一新记录属种——扁平拟无齿蚌(Pilsbryoconcha compressa von Martens,1860)

    张铭华;谢广龙;徐亮;刘月英;吴小平;

    记述了在广东从化发现的中国蚌科一新记录属、一新记录种,即拟无齿蚌属Pilsbryoconcha,扁平拟无齿蚌Pilsbryoconcha compressa von Martens,1860,对其贝壳形态作了详细描述.介绍了该属物种的主要鉴别特征和分布地区.结合已有资料,推测本属可能在我国华南地区有更广泛的分布.

    2013年06期 v.17;No.75 499-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miRNA-21种子序列反义核酸及抗多发性骨髓瘤应用

    骆小闯;丰茂晓;古春明;朱容萱;陈欣然;费嘉;

    成熟microRNA的种子序列通过与其靶mRNA的3'-UTR区完全互补结合,发挥负性调节作用.针对miR-21的种子序列设计并合成8个碱基的微小反义核酸(tiny anti-miR-21,t-antimiR-21),研究t-antimiR-21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抑制效应.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多发性骨髓瘤RPMI-8266细胞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荧光标记的反义寡核苷酸的细胞内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台盼蓝拒染法测活细胞数;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t-antimiR-21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与antimiR-21具有相同的转染效率,但是t-antimiR-21转染后降解较快.t-antimiR-21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最佳作用浓度为0.4μmol/L,最佳作用时间为48 h.结果表明t-antimiR-21可用于血液系统相关肿瘤的实验治疗,miRNA-21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2013年06期 v.17;No.75 502-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人精子特异性乳酸脱氢酶-C4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谢琦;林军;白玲;刘永明;

    应用生物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器对人乳酸脱氢酶-C4(lactate dehydrogenase C4,LDH-C4)的二级结构、可塑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指数等参数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其B细胞抗原表位分布.人LDH-C4存在多个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可能位于第13~22、97~107、216~227位氨基酸区域.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了人LDH-C4可能存在3个B细胞抗原表位,对进一步研究人LDH-C4的抗原性和研发表位避孕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06期 v.17;No.75 508-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抗人大肠癌P-gp185Fab抗体的制备

    李俊;蔺娜;卞威;张学梅;

    针对人大肠癌P-gp(P-glycoprotein),获得用于研究其功能的抗某一线性表位的单克隆Fab抗体.以原核表达的P-gp185为抗原,对前期所构建的库容量为2.47×106cfu的抗人大肠癌Fab抗体库进行5轮的淘选和富集.ELISA法鉴定获得的各级抗P-gp185Fab抗体库.利用化学合成的膜表位P-gp10肽(ANDAAQVKGA)从五级库中获得表达阳性Fab抗体的克隆及该Fab抗体的基因序列.结果显示,成功富集、淘选获得各级抗人大肠癌P-gp185Fab抗体库;成功获得抗线性表位P-gp10肽的阳性克隆——24号菌株及其表达的Fab抗体基因序列.该Fab抗体的后续制备有望用于大肠癌P-gp功能的研究,该方法也为研究其它目标蛋白的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2013年06期 v.17;No.75 512-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缬沙坦抑制SHR心血管重构涉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初步研究

    郑杰;李晓晖;胡长平;何莉梅;李元建;

    缬沙坦是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除降压外其对心血管重构的作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舒血管物质,也参与了心血管重构的过程.以缬沙坦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8周,能明显降低SHR血压,抑制心肌肥厚,改善心室重构,同时也显著抑制胸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重构.缬沙坦治疗还显著升高SHR大鼠血浆CGRP浓度,上调背根神经节和肠系膜上动脉中CGRP表达.结果提示,缬沙坦降低SHR大鼠血压,改善心血管重构,其作用可能与提高CGRP水平有关.

    2013年06期 v.17;No.75 517-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山西白猪SLA-DQB基因多态性研究

    杨文平;张家琦;曹果清;

    为评价和选育山西白猪提供分子基础数据,采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法对202头山西白猪SLA(swine leukocyte antigen)-DQB基因外显子2的273 bp扩增产物多态性进行研究.山西白猪经HaeⅢ酶切后产生6种基因型:167 bp/23 bp/29 bp/54 bp(AA)、84 bp/83bp/23 bp/29 bp/54 bp(BB)、167 bp/4 bp/102 bp(CC)、167 bp/23 bp/83 bp(EE)、167 bp/23 bp/29 bp/54 bp/4 bp/102 bp(AC)和167 bp/106 bp/4 bp/102 bp(CD);5种等位基因(A、B、C、D和E),其中等位基因A和基因型AA有明显优势.山西白猪SLA-DQB基因外显子2 HaeⅢ-RFLP带型较多.

    2013年06期 v.17;No.75 525-527+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葡萄糖对鹅原代肝细胞脂质沉积相关基因及酶活性的影响

    黄惠兰;韩春春;王继文;刘丹丹;万火福;李亮;刘贺贺;潘志雄;

    通过用葡萄糖培养天府肉鹅(Anser cygnoides)原代肝细胞的试验,探讨葡萄糖对肝细胞脂质合成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0~25 mmol/L葡萄糖对肝细胞上清液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otransferase,ALT)浓度没有显著影响,35 mmol/L葡萄糖影响显著,但AST、ALT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肝细胞功能正常;油红氧染色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处理后显著增加细胞内脂滴集聚和脂质沉积;25、35 mmol/L葡萄糖能显著增加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etyl-CoA carboxylaseα,ACCα)、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酶活性;5、25、35 mmol/L葡萄糖都能显著增加ACCα、FAS基因mRNA表达量.因此,葡萄糖能通过上调ACCα、FAS基因mRNA表达量及酶活性诱导肝细胞内脂质沉积.

    2013年06期 v.17;No.75 528-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研究进展与综述

  • 驱动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刘书霞;耿轶钊;张辉;纪青;

    驱动蛋白是一类蛋白质超家族的总称,其中驱动蛋白-1(以下简称驱动蛋白)是目前已知的有机体内最小的马达蛋白.驱动蛋白能够催化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分子的水解反应,将贮藏在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自身机械运动所需的机械能.驱动蛋白能够沿着微管连续定向运动,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胞内物质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真核细胞中,驱动蛋白主要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其结构主要包括4个部分,即马达头部、茎部、连接头部与茎部的颈链以及与"货物"相结合的尾部.驱动蛋白二聚体独特的结构特征以及各个组成部分协调的构象变化,保证了其沿微管的连续行走.目前,驱动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随着实验和计算水平的不断提高,彻底了解驱动蛋白的运动机理已经为期不远了.

    2013年06期 v.17;No.75 53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下载次数:8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Furin与其底物Notch-1相互作用与胰腺癌的发生

    卢庭婷;

    细胞内多种蛋白质前体比如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生长因子、激素、受体等在成熟之前,必须经过Furin等蛋白转化酶对其进行剪切,才能发挥生物学功能.这些蛋白质中部分成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Furin等蛋白转换酶活性及其对底物剪切的调控已成为肿瘤防治领域的研究靶点.研究表明Notch-1信号在胰腺癌细胞中处于高活化状态,与胰腺癌的发生及进展息息相关,阻断Notch-1激活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虽然,Furin对Notch-1的剪切是Notch-1活化的关键步骤,有关这一生物过程的调节,目前不甚清楚.几乎所有的实体瘤均存在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Src的过度激活,它主要通过磷酸化修饰作用调节下游信号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猜测c-Src可能对Notch-1活化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从Notch-1信号通路、c-Src、高尔基体内Furin与Notch-1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013年06期 v.17;No.75 538-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腺病毒载体与慢病毒载体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

    徐思慧;宋春敬;潘晔;

    随着基因治疗的发展,建立高效稳定表达目的基因的载体和靶细胞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高度的增殖能力,多向或定向分化的潜能等优势,是细胞和基因工程中的理想靶细胞.而腺病毒载体和慢病毒载体作为基因载体均能将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因此对腺病毒载体和慢病毒载体的结构、分类、优缺点以及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等方面做简要的分析.

    2013年06期 v.17;No.75 543-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核受体Rev-erbs的研究进展

    陈芳;夏海滨;

    Rev-erbα和Rev-erbβ是核受体Rev-erbs家族的两个成员.它们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广泛参与调节生物钟基因、脂、糖代谢以及细胞分化等机体一系列的生理和代谢活动.研究表明:Rev-erbs是机体生物钟紊乱,脂、糖代谢异常甚至肿瘤发生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因此对Rev-erbs的研究受到极度重视.就Rev-erbs的结构、组织分布、转录调节机理及其参与调节机体生物钟紊乱,脂、糖代谢、免疫应答进行了综述.

    2013年06期 v.17;No.75 548-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砷的生物转化与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陈朋;晏磊;王雄;苏峰;李红玉;

    砷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与人类的活动与健康息息相关.一方面,砷中毒与砷污染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的研究发现自然界中的抗砷微生物直接参与了砷的地球化学循环,在砷的生物转化以及在砷污染的生物治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砷作为毒物的同时亦是一种有效的中西药制剂,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淋巴系统疾病及癌症中具有明显的疗效,因此砷在人体的转化过程与机制研究有待深入的探讨.有鉴于此,对砷在自然界和人体中的转化形式以及抗砷微生物的抗砷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砷的微生物转化在环境与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2013年06期 v.17;No.75 554-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8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整合网络调控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杨杰;张瑜;

    2005年以来,以454焦磷酸测序技术、Solexa边合成边测序技术和SOLiD连续连接合成测序技术为标志的新一代测序技术相继诞生,使得全转录组商业化测序成为可能.针对转录因子与基因、转录因子与miRNA、以及miRNA与基因所构成的整合调控网络,转录组测序技术以高通量、高分辨率、高精度和价格低廉等优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miRNA与蛋白编码基因等层次分别介绍了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2013年06期 v.17;No.75 56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杂志网上投稿系统正式运行的公告

    <正>《生命科学研究》杂志网上投稿系统已进入正式运行阶段。请有意投稿的作者登陆本刊官网http://smkx.hunnu.edu.cn进行在线投稿。通过E-mail投稿的作者必须重新在网站注册投稿,稿件状态及过刊信息均可通过登陆网站查询。特此公告!

    2013年06期 v.17;No.75 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生命科学研究》2013年总目次

    <正>~~

    2013年06期 v.17;No.75 565-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生命科学研究》征稿简则

    <正>(2013年1月修订)1总则《生命科学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科技部批准创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反映生命科学领域中最新研究成果的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本,6印张,国内定价18元,国内标准刊号:CN43-1266Q,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7847,CODEN:SKYAFL,国内邮发代号:42-172,国外发行代号:DK43008本刊已经进入包括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内外15家重要检索数据库,本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

    2013年06期 v.17;No.75 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